招魂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魂的简介:

zhāo hún
《楚辞》篇名。一般认为是宋玉为屈原招魂之作,也有人认为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之作。篇中借巫阳之口,陈说四方之可怕不可居留,赞扬故乡的温暖可爱,劝说所招之魂归来。铺叙夸张,辞藻富丽。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将死者的灵魂招引回来。【例】罹难者家属在火车失事现场为亲人举行招魂仪式,场面十分哀戚。

1. 招回生者或死者之魂。《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汉中王亲出南门招魂祭奠,号哭终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免不得宣揭大概:启请、摄召、放赦、招魂,闹了一回。」

2. 《楚辞》篇名。史记屈原传以为屈原所作,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所作。招魂对象有三说:屈原招楚怀王魂、宋玉招屈原魂、屈原自招其魂。

招魂》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指的是召唤亡灵返回阴间的仪式或行为。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在屈原创作的《楚辞·招魂》中,“招魂”是指一种巫术活动,旨在把亡灵从阴间召唤回人间,以求其复生或者安抚其灵魂,避免其干扰人间生活。在古代,这种仪式通常由巫师或祭司执行。

详细解释

  1. 文学背景:《楚辞·招魂》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之一,全篇共有27段,采用楚地特有的语言和句式,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述和想象,展现了对亡灵世界的探索和对复生的渴望。

  2. 主题思想:作品主要探讨了对于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灵魂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生死问题的认知及处理方式。

  3. 艺术特色:语言华丽,想象丰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造句

  1. 在古代楚国的祭祀仪式上,人们会举行《招魂》仪式以寻求亡灵的安宁。
  2. 这位诗人深受《楚辞·招魂》的影响,在其作品中经常探讨生死主题。
  3. 尽管现代社会不再有具体的《招魂》仪式,但这种文化记忆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文学创作之中。
  4. 通过学习《楚辞》,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们对灵魂世界的理解和态度。
  5. 现在的学者们对屈原笔下的《招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尝试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hún

1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灵。鬼~。~不附体。2 指精神或情绪:~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