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票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当票子的简介:
dāng/dàng piào/piāo zǐ
1.见"当票"。
1.见"当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当铺发给典当物品者的凭据。《红楼梦》第五七回:「那必定是那个妈妈的当票子失落了,回来急的他们找。那里得的?」也作「当票」。
《当票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可能需要进一步澄清或具体化其含义。不过,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当票子”可能是指与典当行有关的概念或者行为。通常来说,它可能指的是将物品送至典当行换取现金凭证的行为。
- 概念解析:
- “当”是指将物品暂时寄存给典当行,并获得一张收据或票据。
-
“票子”在某些地方方言中特指用于交换的纸币或者票据,也可泛指任何纸质的证明文件。
-
具体解释:
- 在典当交易中,如果个人急需用钱但没有足够的现金或无法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担保物时,可以将一些有价物品(如金银首饰、古董字画等)送到典当行进行典当,换取现金或者“票子”,而这些票据即为当票。
-
“当票”是典当行与客户之间的一种契约性文件,它详细记录了所抵押的物品信息以及借款的具体条款(如金额、期限、利率等),到期后借款人可以携带当票赎回物品。
-
造句:
- 我因为急用钱只好拿出了祖传的玉镯去典当铺换了一张当票子。
- 爷爷年轻时曾因赌博输光了家产,后来他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换取当票子才得以渡过难关。
- 为了筹措婚礼费用,她决定把祖母传下的古董玉佩拿到典当行换成当票子。
- 那天父亲从典当铺拿回了一张旧的当票子和一个装着几件小首饰的小盒子。
- 我在拍卖会上看见那枚钻石戒指非常漂亮,想买下来却缺了50万,只好暂时用别的东西换了张当票子。
请注意这些句子根据“当票子”可能存在的语境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创造。若该词存在特殊含义或特定背景,请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
分词解释
当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票
piào,piāo
1 纸币,通货:钞~。~子。~额。2 印的或写的凭证:~据。~证。股~。车~。选~。3 非职业演戏:~戏。~友。4 量词,相当于“批”:一~货物。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儿。撕~儿。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