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棣的拼音、解释、组词
常棣的简介:
cháng dì
1.木名。《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后因以常棣喻兄弟。《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常棣之华',《小雅》第四篇,宴兄弟之诗也。'唐棣之华',逸诗也。今人论兄弟事,多引棠棣为言。而因常误唐,间有书唐棣者。及考《尔雅》诸书,乃知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唐棣,栘也,似白杨,凡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此花先开而后合,故曰偏其反,而反则不亲矣,岂可以比兄弟乎?"一说即郁
1.木名。《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后因以常棣喻兄弟。《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常棣之华',《小雅》第四篇,宴兄弟之诗也。'唐棣之华',逸诗也。今人论兄弟事,多引棠棣为言。而因常误唐,间有书唐棣者。及考《尔雅》诸书,乃知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唐棣,栘也,似白杨,凡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此花先开而后合,故曰偏其反,而反则不亲矣,岂可以比兄弟乎?"一说即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郁李的别名。参见「郁李」条。
2.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常棣,燕兄弟也」首章二句为:「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3. 比喻兄弟。《新唐书.卷一三二.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天下幸甚!」也作「棠棣」。
《常棣》,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棠梨”或“木瓜”,但在更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它往往是指《诗经·小雅》中的篇目——《常棣》。这里主要解释其作为诗歌篇目的含义。
《常棣》的详细解释
《常棣》,收录于《诗经·小雅》部分,又称为《棠棣》,是一首赞美兄弟之情的诗。这首诗表达了对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在古代社会中,强调家族团结、兄弟友爱是重要价值之一,《常棣》便是这一主题的经典表现。
造句
- 这篇《常棣》不仅歌唱了兄弟间的深情厚意,还寓意着和睦家庭的愿景。
- 在家庭聚会时,我们时常吟诵《常棣》,以此来提醒大家珍惜亲情,维护家族和谐。
- 《常棣》中的诗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成为了许多家庭处理内部矛盾、团结对外的座右铭。
- 这首《常棣》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兄弟情谊比作坚固的城墙,象征着家人之间的互相支持与保护。
- 逢年过节时,家人们总爱一起诵读《常棣》,借此机会表达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以上是关于《常棣》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常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