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韬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韬武韬的简介:
wén tāo wǔ tāo
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文韬、武韬,皆是古代的兵书。文韬武韬指用兵的策略。唐.杨□.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亦作「文韬武略」。
1. 文韬、武韬,皆是古代的兵书。文韬武韬指用兵的策略。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也作「文韬武略」。
《文韬武韬》,这是中国古代兵书《六韬》中的两个部分,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六韬》是先秦时期著名兵法著作之一,它由姜太公著述,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六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治军用兵的理论与实践。
-
文韬主要讲述了如何治理军队,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德行和领导才能,以及在军事行动中运用谋略、智计的重要性。它主张将道德修养与战略战术结合起来,认为好的领袖不仅要精通武艺,还要善于用人的智慧和策略。
-
武韬则更侧重于具体的军事战术和技术层面,包括如何布阵、指挥作战、使用不同的武器装备等实际操作技巧,以及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以达到战胜敌军的目的。它强调了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很多灵活多变的战略思想。
造句
- 领导力与治军: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深知《文韬武韬》中的道理——既要注重军队的纪律和训练,也要善于用兵,以智取胜。
- 战争策略分析:在研究古代战役时,历史学家常常引用《六韬》中的内容,尤其是《武韬》,来解析当时的战略布局和战术实施情况。
- 人才培养与选拔:军事学校在培养未来指挥官的过程中,经常强调《文韬》的重要性,因为它涵盖了如何挑选人才、训练队伍以及建立良好的军心士气等方面的知识。
- 实战演练的指导原则:每次进行大规模演习之前,军队都会重温《武韬》,通过学习其中关于阵形变换和战斗配合的内容来提高实战能力。
- 战略思想的应用: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说,《六韬》中的很多理念同样适用,比如在面对竞争时要灵活运用策略(类似于《武韬》),同时也要注重内部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类似于《文韬》)。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武
wǔ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