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学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斗酒学士的简介:

dǒu jiǔ xué shì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代王绩在门下省任待诏,人问他做待诏有什么乐趣呢?他答说有美酒令人留恋。侍中陈叔达知道此事后,每日送一斗酒给王绩,因而当时人称他为斗酒学士。见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王绩传。后以斗酒学士称赞酒量大的文人或名臣。

1. 唐代王绩的别号,他在门下省任待诏时,人问他做待诏有什么乐趣呢?他答说有美酒令人留恋。侍中陈叔达知道此事后,每日送一斗酒给王绩,时人因称他为「斗酒学士」。见《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列传.王绩》。后以斗酒学士称赞酒量大的文人或名臣。

斗酒学士》,这个词并非标准的历史或文学术语,但从其结构和含义推测,它可能是指一种以饮少量酒却能展现博学多才、谈吐不凡的知识分子。在古代文人的集会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通过饮酒来激发灵感,用作聚会的媒介,从而探讨学问、吟诗作对等。

详细解释

  • :在这里可能比喻为较量、竞赛。
  • 酒学士:古代的一种雅号或称呼,指的是那些以文学才华著称且饮酒风雅的知识分子。

结合以上分析,《斗酒学士》可以理解为在饮少量酒的聚会中,展现出博学和才情的知识分子。这种情景往往发生在文人之间,旨在通过小酌以激发灵感、增进交流或表达敬意等目的。

造句

  1. 在那次文人的雅集上,几位著名的斗酒学士展示了他们的博学与谈吐。
  2. 晚唐时期,很多才子都以“斗酒学士”自居,用少量的美酒来激发创作灵感。
  3. 他的博学多才让在座的诸多斗酒学士相形见绌,无人能出其右。
  4. 斗酒学士们不仅以诗文为乐,而且通过饮酒促进彼此间的友谊与文化交流。
  5. 这些斗酒学士常常相聚一堂,以酒会友,用智慧和才华共同探讨学问。

分词解释

dǒu,dò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胆。4 形容事物之小:~室。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箕。~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

jiǔ

1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