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对题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不对题的简介: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文章内容和题目不相符合。※语或出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卷二.科场》。后亦用「文不对题」指话语与话题不符。
2.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卷二.科场》吴生,浙之檇李人,儒而兼贾,不预科场久矣。是年梦其父祖,催令入闱,生自知此道荒疏,无可徼幸之处,置之勿论。嗣又梦父祖,厉色督责之,曰:「汝若不去,场中缺一孝廉矣,是为违天。违天不祥,必有后祸。」生乃述其无文,何遇?父笑曰:「易耳!今科头题为〈乡人皆好之〉一节,本家兰陔先生有此文,汝入闱时,访而录之可也。」生始欣然温故。入闱,访问兰陔先生所在。夫吴兰陔者,时文中之名手也,其门下从学之徒数百人,发科甲入词林者甚众。惟先生落笔高古,屡困塲屋,时年已五旬外矣,功名之念甚切。生访得之,致其景仰之意,曰:「闻先生窗下有〈乡人皆好之〉一节题文,为士林传诵。小子与先生居隔百里,未由亲炙,今日尚闲,务求赐教。」兰陔见其殷勤难郤(却),录出与观。生曰:「容小子携回号舍,细细揣摩可乎?」兰陔颔之,生欢喜捧去。未几1>,兰陔2>亦往生号内答之,见其在卷上挥毫疾书,讶曰:「尚未出题,何得有文?」生笑曰:「小子读先生文,不忍释手3>,恭缮4>试卷,以志5>钦佩,即文不对题,不过被黜6>而已,亦所甘心。」兰陔曰:「我累足下矣,奈何!奈何!」遂别去,逢相识者告之,一时传作新闻。是夜试题出,果对。 〔注解〕 (1) 未几:不久。 (2) 兰陔:吴兰陔,清朝人,生卒年不详。时文中之名手,落笔高古,但屡次应试不中,功名之念甚切。 (3) 不忍释手:心中割舍不下。见「不忍释手」。 (4) 缮:音ㄕㄢˋ,誊写。 (5) 志:表示。 (6) 黜:音ㄔㄨˋ,摒弃。
3. 清人宣鼎所著《夜雨秋灯录》,杂记所见闻之事,多寓劝惩之意。〈科场〉一篇写:浙之檇(ㄗㄨㄟˋ)李人吴生一连两次梦见祖先要他参加科考,并且泄露考题,指出同宗的吴兰陔先生曾以这次的考题〈乡人皆好之〉作过文章。于是吴生去闱场中找到他,经过再三恳求取得文章。不久,吴兰陔也在闱场探视吴生,看见吴生正在写试卷,很惊讶的问:「试题还没出来,为什么你就在写了?」吴生回答:「我读先生的文章后,心中割舍不下,誊写在试卷上,以表示对你的钦佩,即使文章内容和题目的意思不符合,不过被摒弃而已,我也心甘情愿。」「文不对题」这句成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指文章内容和题目不符合。后也用来指话语与话题不符。
1. 文章内容和题目的意思不符合,或说话时答非所问。【例】作文时,要仔细看清楚题目,免得文不对题。
1. 文章内容和题目的意思不符合,或说话答非所问。如:「作文时要仔细审题,以免文不对题。」
《文不对题》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文章、言论或行为与所要表达的主题或目的不符。这个成语可以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主要用在批评一个人的文章、发言或者做事方式不适合主题的情境。
解释:
- 文:指书面语言、文章。
- 不对题:不符合题目要求或主旨。 整体意思是说,某人所写的文字或表达的内容与文章的主旨或要讨论的主题不相符合。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含有批评意味。
造句示例:
- 这篇文章文不对题,作者应该先从分析问题入手,而不是直接提出解决方案。
- 讲座结束后,有学生表示对老师的开场白有些不满,认为这简直就是文不对题。
- 小说家在写恐怖小说时却用了大量轻松的对话来描述角色间的互动,这真是文不对题了。
- 他发表的文章虽然观点独到,但文不对题,读者很难从中获取实质性的信息。
- 这个广告文案文不对题,无法准确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中使用“文不对题”成语的具体方法和场合。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tí
1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目。主~。话~。~材。~旨。2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试~。问答~。3 写上,签署:~名。~字。~壁。~诗。~辞。~跋。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