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夕阳箫鼓的简介:
xī yáng xiāo gǔ
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琵琶曲。全曲描写夕阳西下、渔舟晚归、橹声水韵、江山如画的情景。1923年大同乐会将此曲改编为丝竹合奏曲,更名《春江花月夜》。
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琵琶曲。全曲描写夕阳西下、渔舟晚归、橹声水韵、江山如画的情景。1923年大同乐会将此曲改编为丝竹合奏曲,更名《春江花月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曲名。琵琶古曲,为琵琶文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曲原分七段,李芳园扩充至十段,列有「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小标题,曲调优美流畅,曾改编成丝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也称为〈浔阳琵琶〉、〈浔阳曲〉、〈浔阳夜月〉。
《夕阳箫鼓》这个词并非一个常用的现代汉语词汇,但根据其组成部分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扩展。它似乎是由“夕阳”和“箫鼓”两个部分组成:“夕阳”,指的是落日的余晖;“箫鼓”,指的是古代常见的两种乐器,“箫”是一种吹奏乐器,而“鼓”则是打击乐器。
在艺术领域中,《夕阳箫鼓》常被引用或作为标题出现。它可能源自中国的一首古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的名字虽然不直接叫作《夕阳箫鼓》,但其中描绘的场景和氛围与之有相似之处,尤其是通过音乐表达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之美。
因此,我们假设《夕阳箫鼓》在这里是指以夕阳为背景、箫鼓演奏为主题的场景或作品。以下是几个基于这个假设构建的造句:
- 《夕阳箫鼓》是一幅描绘了黄昏景色与悠扬乐声共存的画面。
- 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夕阳箫鼓》世界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
- 每当夜幕降临,小镇上便上演起一场名为《夕阳箫鼓》的文化盛宴。
- 《夕阳箫鼓》不仅是一种音乐风格的名字,更象征着和谐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尽管身处喧嚣的城市之中,《夕阳箫鼓》却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内心的角落。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时,“夕阳箫鼓”并不如上述描述常见或具有特定意义。如果有具体的文化、艺术背景或其他特殊含义需要解释,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
分词解释
夕
xī
1 日落的时候:~阳。~照。朝(zhāo ㄓㄠ)~相处(chǔ ㄔㄨˇ)。2 泛指晚上:前~。除~。一~谈。
阳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箫
xiāo
1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2 弓的末端。
鼓
gǔ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