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的拼音、解释、组词

基隆市的简介:

jī lóng shì
在台湾省本岛北岸。1945年设市。人口34.8万(1988年)。旧名“鸡笼”,因群山环抱,形似鸡笼得名。又因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下雨,又有“雨港”之称。是台湾省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附近产煤,是省内重要的煤炭基地和火力发电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基隆公园、云泉寺、月眉山灵泉寺、仙洞岩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城市名。为我国第二级行政区,位于台湾东北部,面积约一三二平方公里。旧名「鸡笼」,光绪元年(西元1875)因其名不雅而改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为台湾北部第一大港,全台第二大港,水产产业发达,以多雨著名,故有「雨港」之称。

《基隆市》是指位于中国台湾省北部的一个沿海城市,是台州市的一个市辖区。它以基隆港著称,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基地之一。基隆不仅是连接台湾本岛与东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还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受到游客的喜爱。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基隆市位于台北市的北面,是一个临海的城市,靠近台湾海峡。
  • 历史背景: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清朝末年便开始开发。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见证了多次战争和重大历史事件。
  • 经济发展:基隆港是台湾最大的港口之一,对两岸贸易有重要贡献。此外,旅游业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 文化特色:基隆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旧城遗址、妈祖庙等。同时,它也是一座多元文化的融合地。

造句

  1. 基隆市的海鲜市场非常有名,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美食。
  2. 我们计划在暑假期间去基隆市参观基隆港和游览当地的景点。
  3. 基隆不仅是商业重镇,还以其独特的夜景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
  4. 虽然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但当地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基隆市的环境质量。
  5. 基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它还是台湾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缩影。

分词解释

1 建筑物的根脚:~石。~础。奠~。2 根本的,起始的:~本。~业。~层。~点。~准。3 根据:~于。4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团。~态。氨~。羧~。

lóng

1 盛大,厚,程度深:~冬。~重(zhòng )。2 兴(xīng )盛:兴~。~盛(shèng )。3 高,高起:~起。~穹。~准(高鼻梁)。4 尊崇:~师。5 姓。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