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根的拼音、解释、组词

块根的简介:

kuài gēn
根的一种,呈块状,无定形,如甘薯供食用的部分就是块根。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的须根之中,贮藏大量养分,肥大而成块状者。如甘????。 ◎

1. 须根之中,有数个肥大而成块状者,如甘????等。

块根》在植物学中特指一类茎变态结构,通常指地下部分膨大、储存养分,能够独立发芽生根的植物器官。这些器官具有类似动物体内脂肪细胞的功能,可以作为植物过冬或应对干旱等不利环境时存储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

详细解释

  1. 块根:在植物学中特指植物地下部分变态形成的、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富含养分的结构。这类器官可以在特定季节储存大量水分和养分,以供植物度过不良生长条件或休眠期使用。常见的有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等。

  2. 特点

  3. 通常为植物根系的一部分。
  4. 能够独立进行光合作用或者依靠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养分生存。
  5. 存储了大量的养分,可以支持植物在不利环境下生长或渡过休眠期。

  6. 分类:根据块根的不同形成原因和结构特点,可分为实心块根和空心块根两大类。前者如红薯,后者如马铃薯。

造句

  1. 王大爷今年种了十几亩的红薯,收成非常好,这些红苕块根不仅口感香甜,还富含淀粉。
  2.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块根作物,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3. 科学家通过研究马铃薯的块根结构,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抗病机制,这对培育更加健康、高产的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4. 由于干旱的影响,今年地里的红薯块根明显比往年小了许多,这让农民们很是头疼。
  5. 在蔬菜市场中,新鲜的土豆(马铃薯的一种)因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烹饪方式而备受顾客青睐。

分词解释

kuài

1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儿。2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地。两~糖。3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相当于“元”:一~钱。

gēn

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3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4 彻底:~除。~究。~治。5 依据,作为根本:~椐。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