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兴治的拼音、解释、组词

拨乱兴治的简介:

bō luàn xīng zhì
平定乱世,并着手治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平定乱世,从事建设。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十上˙先贤士女总赞:(张霸)为会稽太守,拨乱兴治,立文学,学徒以千数。

1. 平定乱世,从事建设。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上.先贤士女总赞》:「(张霸)为会稽太守,拨乱兴治,立文学,学徒以千数。」

《拨乱兴治》这个词组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用来形容在社会混乱、政治腐败等不利局面下,采取措施恢复秩序和治理的能力与行动。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拨乱”意为消除纷乱或纠治混乱,“兴治”则意味着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统治和管理状态。

详细解释:

  • 拨: 拨通、整治的意思。
  • 乱: 来自“大乱”,指社会秩序的严重失常或战争状态。
  • 兴: 增加,兴起。
  • 治: 治理,管理。

整句“拨乱兴治”可以理解为通过一系列行动和措施来恢复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使之进入一个稳定、有序的状态。这个词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还可以用于形容在任何需要整顿局面的情况下采取的有效行动。

造句:

  1. 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很快拨乱兴治,使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拨乱兴治,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提供了发展经验。
  3. 当前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以期实现环境的拨乱兴治。
  4.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果遭遇了管理混乱的情况,需要有专门团队来进行拨乱兴治,确保企业的平稳运行和发展。
  5. 面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居民和政府共同合作,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拨乱兴治,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分词解释

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动。把钟~准了。~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云见日。2 分给:~发。~款。~付。3 治理:~乱反正。4 掉转:~转马头。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儿。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xīng,xìng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4 流行,盛行:时~。新~。5 准许:不~胡闹。6 或许:~许。7 姓。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