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邪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邪的简介:

guān xié/yá/yé/yú/xú
1.官吏违法失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官吏行恶,败坏官声。《左传.桓公二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官邪》一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官员不正直、行为不端或者违法乱纪的现象。这个词反映了社会对某些不良现象的一种批评态度,强调的是政府或公务人员的行为偏离了正当的轨道,违背了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详细解释:

  • 词语构成:“官”指代官员、公务人员;“邪”通常有“不正”的意思。
  • 语义范围:这个词既可以用来描述个别的不良行为,也可以泛指整个系统的腐败或不端现象。它强调的是对权力和职责的滥用或者失职。

造句:

  1. 长期以来,某些官员的官邪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与公众利益。
  2. 近年来政府加大反腐力度,不少官邪分子受到了法律制裁。
  3. 要彻底铲除官邪现象,需要从制度上进行根本改革。
  4.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该时刻警惕,避免陷入官邪的陷阱。
  5. 在这次反贪污行动中,许多官邪行为被曝光并得到了应有的处理。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官邪”这个词的意义及其在语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

xié,yé

1 不正当,不正派:~恶(è)。~念。~说。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风~。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4 妖异怪诞:~魔。~术。5 同“ 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