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拼音、解释、组词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简介:
nìng kě yù suì,bù néng wǎ quán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谚语)宁可如珍贵的玉器被击碎,也不愿如低贱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宁愿保全节操而死,也绝不苟且求活。《北齐书.卷四一.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也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的《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它是一种比喻说法,用来形容在面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或冲突时,宁愿选择坚决地坚持原则、立场或信仰,也不愿为了暂时的苟且而放弃应有的操守。这句话强调了在特定情况下,人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与尊严,即使面临破裂或毁灭的风险。
详细解释
- 玉碎:比喻保持高洁品格,至死不变。
- 瓦全:比喻为避免危险或灾祸,不择手段地保全自己,甚至牺牲原则、操守。
这句话所体现的是对于人格和精神上的坚持与坚守。它鼓励人们在面临抉择时,即使可能会遭受损失或者不利的后果,也要保持高洁的人格,而不是为了保全暂时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或立场。
造句
- 在政治斗争中,他宁可玉碎,也不愿妥协投降,这展现了其刚正不阿的性格。
- 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打击,她选择了出国深造学习新技能,虽然这段经历可能会让她一时失去工作收入,但她认为这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因为保持专业素养比暂时的安稳更加重要。
- 为了保护国家机密资料免遭泄露,在遭受严刑拷打的情况下他依然宁可玉碎也不透露任何信息。
-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最高境界,即使面临市场或公众的压力,他们也愿意选择坚守个人的艺术理念和风格,以确保其作品如同“玉”一般完美无瑕。
- 作为一名教师,在面对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政策时,他选择了辞职而非屈服妥协,宁可玉碎,也不愿成为教育体制中失去原则的一部分。
分词解释
宁
níng,nìng,zhù
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2 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3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4 姓。
可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玉
yù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
碎
suì
1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裂。粉~。粉身~骨。2 零星,不完整:~屑。琐~。~琼。支离破~。3 说话唠叨:嘴~。闲言~语。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能
néng,nài
1 才干,本事:~力。~耐。才~。2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3 胜任,善于:~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走路了。5 应该:你不~这样说他。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热~。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瓦
wǎ,wà
1 用陶土烧成的:~罐。~器。~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2 〔~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3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当(dāng )(即瓦筒之头)。~匠。
全
quán
1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2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3 都:代表~来了。4 使不受损伤:保~。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