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挞的拼音、解释、组词
捶挞的简介:
chuí tà
1.杖击,鞭打。
1.杖击,鞭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鞭打、抽打。《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朝廷虽加存恤蠲免,余税实无可征。而州县文移督趣甚急,动加捶挞。」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一三出:「昔日陶侃之仆,常遭主公捶挞。」
词语“捶挞”由两个部分组成,“捶”和“挞”。其中:
- 捶(tui):动词,意为用拳或棒击打。
- 挞(da):动词,意为鞭打、殴打。
综上所述,“捶挞”的意思是指用拳头或其他工具猛力打击,或者使用鞭子之类的工具进行抽打。这个词语通常带有贬义,形容对某人施以严重的体罚或侮辱性惩罚。
造句
- 古代一些严厉的法律中规定了可以对犯错者施行捶挞。
- 在那个时代,人们因为种种原因经常遭受官府的捶挞。
- 这个故事讲述了受害者如何勇敢地反抗不公正的捶挞。
- 教练对运动员进行的是严格训练而非无理捶挞。
- 他决定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诉诸暴力或捶挞他人。
请注意,“捶挞”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在正式文体或者文学作品中可能会遇到。在日常交流中,人们通常会用“殴打”、“鞭打”等词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分词解释
捶
chuí
1 敲打:~衣。~鼓。~打。~拓。~挞。~楚(古代的杖刑)。~胸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