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夫茶的简介:

gōng fū/fú chá
1.见"功夫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发酵过的茶。参见「红茶」条。

工夫茶》,是一种源自中国南方尤其是潮汕地区(广东)和台湾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泡茶的方式,更是一种待客之道、文化传承。工夫茶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通过一系列精心的准备与步骤来品鉴茶叶之美。

工夫茶的特点:

  1. 用具考究:使用专门的小型茶壶(如紫砂壶)和小茶杯。
  2. 泡茶技巧:茶叶量多、水温高,快速淋浇几下后立即倒出第一泡茶,称为“洗茶”或“润茶”,然后再进行正式冲泡。
  3. 分茶细致:将茶汤均匀地分别到每个小杯子中,保证每杯中的味道一致。
  4. 品饮讲究:品鉴工夫茶不仅仅是喝,更重要的是享受其中的过程和文化氛围。

造句:

  1. 来来来,请坐,先一起泡上一壶功夫茶,慢慢聊。
  2. 在潮汕地区,人们常常以泡功夫茶的方式来接待远方的客人。
  3. 工夫茶的冲泡讲究多道工序,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技巧。
  4. 朋友之间相聚时,一杯工夫茶就是他们交流感情的方式之一。
  5. 想要真正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亲自体验一次功夫茶的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句子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工夫茶”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chá

1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2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3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4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5 特指“茶点”: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