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藜胡哨的拼音、解释、组词
花藜胡哨的简介:
huā lí hú shào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颜色华美纷杂,含有轻贬之意。《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见满桌堆著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藜胡哨的。杜&954b._104_0.gif;卿看了,放在一边。」也作「花丽狐哨」。
2. 举止轻佻,言语慧黠。也作「花丽狐哨」。
《花藜胡哨》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汉语成语或惯用语,它更像是由几个词随机组合起来的一个表达。在现代中文中,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意思定义。“花”可以指花纹、装饰性的东西,“藜”是一种野草的名字,在某些情境下也可以比喻艰苦的生活或是贫穷的状态;“胡哨”通常指的是吹奏乐器的一种,也常用来形容随意的吹嘘或自我炫耀。
因此,对于《花藜胡哨》这个词语进行详细解释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如果强行解析其可能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描述生活虽然条件艰苦(如以藜草充饥),但不失其美好和乐趣的状态;或者是在装饰、外表上追求华丽,但在实质上却空洞无物的情况。
下面提供五个基于这种理解的造句:
- 尽管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依然能够用有限的材料制造出一件精美的“花藜胡哨”,这展现了他不凡的手工艺水平。
- 为了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她特地做了一个手工艺品——一个既有花纹装饰又由野草制成的小哨子,既实用又能为派对增添乐趣。
- 虽然这次旅行条件简陋,我们还是准备了丰富多样的零食和“花藜胡哨”作为娱乐,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 在这间破旧的小屋中,她找到了一把用野草编制的哨子,虽然外表简单,但吹奏出的声音却异常悦耳动听,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 为了庆祝毕业典礼,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花藜胡哨”,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增添了许多色彩。
分词解释
花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哨
shào
1 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兵。~卡(qiǎ ㄑㄧㄚˇ)。~所。岗~。放~。2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3 一种小笛:~子。4 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儿。5 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