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头袜的拼音、解释、组词
鸦头袜的简介:
yā tóu/tou wà
1.指拇趾与其他四趾分开的袜子。
1.指拇趾与其他四趾分开的袜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女子穿的歧头袜。唐.李白〈越女词〉五首之一:「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也称为「丫头袜」。
《鸦头袜》,这一词语并非出自正式的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而是来源于民间传说和一些地方性的说法。在某些地区的口语中,“鸦头袜”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的袜子样式或者是对某些物品或者行为的比喻性描述。
解释
-
字面意义:从字面上理解,“鸦头袜”这个名字可能让人联想到“鸦头”,即乌鸦头部的样子,而“袜”自然是指袜子。因此,在字面意义上,它指的是模仿某种特定形状设计的袜子。
-
比喻或象征意义:“鸦头袜”的称呼有时也用于描述某些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当这些事物具有特殊的形态、用途或是与乌鸦等鸟类相关的特征。
-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鸦头袜”的说法多见于民间故事和地方民俗中。它往往被用作对某种特别样式物品的描述或比喻,同时也可能包含某些象征意义或者是特定地区的习惯用语。
造句
-
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人们制作了一种叫做“鸦头袜”的特殊袜子。
-
这个村庄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就包括了这种被称为“鸦头袜”的独特设计的袜子。
-
小明家祖传的手艺就是做这种别具特色的“鸦头袜”。
-
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双仿制的“鸦头袜”,让我们了解到它们的独特之处。
-
这一地区的人们特别喜欢用“鸦头袜”来装饰他们的家具,增添一些民间风情。
请注意,“鸦头袜”的具体含义可能会因地区和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上解释及造句仅供参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式定义或解释。
分词解释
鸦
yā
1 鸟类的一属,全身多为黑色,嘴大翼长,叫声“丫丫”:乌~。寒~。~嘴锄(一种形如鸦嘴的轻便小锄)。2 古同“丫”,女孩子。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袜
wà
1 穿在脚上的东西:~子。~套。~筒。无跟~。丝~。连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