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的拼音、解释、组词
鞍马的简介:
ān mǎ
①体操器械的一种,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是木马的一种。②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在鞍马上,手握半圆环或撑着马背做各种动作。③鞍子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劳顿 ㄧ~生活。
①体操器械的一种,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是木马的一种。②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在鞍马上,手握半圆环或撑着马背做各种动作。③鞍子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劳顿 ㄧ~生活。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体操运动。为男子体操项目。选手以手臂支撑其身体,在鞍马的鞍头上以双腿绕鞍马的表面、侧面作连续不断的两腿回旋、正反交叉、摆动等体操动作。裁判依其动作的难度及组合的合适度评分,满分为10分。 ◎
2. 一种体操器械。形似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马身长1. 6公尺,宽35至36公分,离地约127公分高。两把手内侧距离为41至44公分。
1. 鞍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
2. 一种体操器械,形似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选手以手臂支撑身体,在鞍马上做腿的摆动、回旋、交叉等体操动作。
词语详解
鞍马
-
释义:通常指的是与马有关的一些活动或事物,比如骑马、马术等。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鞍马”一词有时被用来描绘一种场景或者状态。
-
来源:“鞍”是指骑马时所用的鞍具;“马”则是指供人骑乘的动物。“鞍马”合起来,常常用于形容与骑马相关的活动或情景。
-
文学运用: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鞍马”常被用来象征豪情壮志、英雄气概或者表达对自由、远行的向往。同时,也因为“马”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因此有时也会用它来代表军队或战争。
造句
-
他从小就梦想着能够驰骋于广阔的草原之上,驾驭一匹骏马,成为一位英勇善战的骑士。
-
在那首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一骑绝尘的英雄,扬鞭催马疾驰向前。
-
尽管现代城市中很少能看到真正的鞍马活动,但在某些地方仍然可以看到传统的马术表演和比赛。
-
他喜欢在空闲时间里阅读关于古代战争与骑士文学的作品,在书中寻找关于“鞍马”的描述来激发自己的想象。
-
春节期间的庙会上,有专门的骑马表演区,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鞍马表演,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