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钩的拼音、解释、组词
银钩的简介:
yín gōu
亦作“银鉤”。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4.比喻弯月。
亦作“银鉤”。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4.比喻弯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银制的帘钩。唐.太宗〈赋帘〉诗:「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2. 形容书法曲劲有力。《晋书.卷六○.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唐.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
《银钩》一词在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其字面意义来看,“银”通常指的是白色、闪亮的颜色或物质,而“钩”可以指形状如钩子的东西。因此,《银钩》可能被比喻为形态如同钩子且表面泛着银光的物品或者具有某种勾勒感的艺术形式。
- 在文学中:“银钩”常用于形容书法中的笔画,尤其是那些线条细而有力、像钩子一样弯曲的字迹。
- 在自然景象中:“银钩”也可以比喻月牙儿或新月初升时的样子,如同用银色丝线勾勒出的形状。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银钩”的意思,我们来看看几个造句:
- 他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每一笔都如银钩般有力,尽显书法之妙。
- 夜晚,月亮像一只银钩挂在天边,洒下淡淡的银辉。
- 在这幅画中,画家使用了流畅的银钩线条来勾勒出山川轮廓,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 他用银钩细笔在宣纸上描绘着梅花的枝干,每一根线条都显得格外精致。
- 那位书法家的手法如同舞动着一根根银色的钩子,在宣纸上游走,留下了一道道令人惊叹的墨迹。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银钩”这一词语及其用法。如果有更多关于语言或文化方面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分词解释
银
yí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3 像银的颜色:~白。~发(fà)。~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4 同“ 垠 ”,边。5 姓。
钩
gōu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 同“勾”。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10 镰刀。11 古代称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