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鞭的拼音、解释、组词

铁鞭的简介:

tiě biān
1.即铁节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铁铸的鞭子。形制、大小、长短随人所宜。见《武备志.军资乘.战九.铁鞭》。《三国演义》第五回:「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

《铁鞭》这个词实际上是指一种武器,通常是由钢铁制成的长形棍棒,一端或两端带有锋利的刃。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武侠小说中常被用作虚构人物或英雄人物手中的武器之一,象征着力量与勇气。

详细解释:

  • 材质:铁鞭多以铁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
  • 形状结构:通常为长条形,一端或两端有刃口或者钩状设计,便于劈砍和勾拉。
  • 用途:主要用于近战格斗,在古代战场上也是一种重要的武器之一。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则更多地被赋予象征意义。

造句:

  1. 那位身手矫健的英雄手持铁鞭,在敌人阵中来回穿梭,所向披靡。
  2. 在这危急时刻,他挥舞着沉重的铁鞭击退了来袭的敌人。
  3. 老李从小就爱听武侠小说,特别喜欢那些拿着铁鞭打斗的角色。
  4. 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用一根长达三米、顶端带勾的铁鞭在江湖中闯荡。
  5. 这个故事里的男主角身手不凡,手持铁鞭可以轻易翻山越岭。

以上句子是根据“铁鞭”的特点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常见描述进行的造句。希望这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铁鞭”这一词语及其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4 形容刚正:~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6 黑色:~骊。~青。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8 姓。

biān

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竹节~。5 编连成串的爆竹:~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