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钟的拼音、解释、组词
龙钟的简介:
lóng zhōng
〈书〉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老态~。
〈书〉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老态~。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例】老态龙钟
1.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唐.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诗:「今日龙钟人共老,媿君犹遣慎风波。」唐.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
2. 潦倒失意。唐.元载〈别妻王韫秀〉诗:「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不见容。」
3. 形容泪流不止,湿透了衣裳。唐.宋之问〈高山引〉:「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唐.岑参〈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龙钟》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形容老年人或者身体衰弱的人行动不便的样子,带有年老体衰、步履蹒跚之意。现代语境下,“龙钟”有时也用于描述因为劳累或受寒而显得疲惫不堪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原义:原指老人因年迈而动作迟缓笨拙。
- 引申义:后来逐渐泛指行动不便,形容词性较强。有时候也可比喻物事陈旧破败的样子。
- 情感色彩:多为中性或偏贬义。
例句:
- 老大爷步履龙钟地走着,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
- 经过了一整天的工作,他感到身体有些龙钟,想要早点回家休息。
- 那位龙钟的老者手里拿着一根拐杖,缓缓地走在夕阳下。
- 这栋房子看起来十分古旧,房檐上已经出现了龙钟般的裂缝。
- 她年纪虽小却脸色苍白、步履龙钟,似乎身体状况并不好。
分词解释
龙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
钟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