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调的拼音、解释、组词
阴调的简介:
yīn tiáo/diào
1.音韵学术语。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的总称。与"阳调"相对。参见"阳调"。
1.音韵学术语。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的总称。与"阳调"相对。参见"阳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的总称。古代的四声:因受声母清浊不同的影响,到后来分化为阴阳两类。清声母的字为阴调,浊声母的字为阳调。
2. 一种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的腔调。在西北地区的秦腔、碗碗腔、陇东道情等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用以表现悲愤、哀伤的情感。
关于“阴调”一词,经过查询,并未在标准字典或专业辞书中找到明确记载。可能需要您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或者这是特定情境下使用的非正式词汇或者是某个领域内特有的术语。
但如果按照可能的理解,如果“阴调”是指与“阳刚”相对的柔和、阴柔之态,那么它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在音乐或文学上所追求的平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下面我将基于这个假设提供一些造句示例:
- 在这次创作中,他力求通过《山居秋暝》这首诗展现了一种“阴调”,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 音乐会上,小提琴手尝试用一种更加平和、柔和的方式去演绎,追求音乐中的“阴调”,希望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听觉体验。
- 为了达到一种阴柔之美,在这次舞蹈编排中加入了一些轻柔的肢体动作,试图营造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阴调”氛围。
- 著名作家在创作时常常会调整自己的笔触,运用“阴调”,让小说中的情感更加细腻丰富。
- 演员在诠释角色时,通过调整语速和音量等手段来表现人物性格中带有“阴调”的一面。
请注意,以上造句基于对“阴调”一词的一种猜测性解释。若该词语有更具体或特定的含义,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准确的理解与使用示例。
分词解释
阴
yīn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2 指“月亮”:太~(月亮)。~历。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10 指时间:光~。惜寸~。11 生殖器:~部。~道。~茎。~囊。12 姓。
调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