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飞龙的简介:
fēi lóng
1.飞的龙。 2.比喻帝王。 3.传说中的人名。 4.对人的美喻。 5.鸟名。 6.指骏马。 7.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 8.乐章名。 9.即山魈。 10.仙药名。
1.飞的龙。 2.比喻帝王。 3.传说中的人名。 4.对人的美喻。 5.鸟名。 6.指骏马。 7.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 8.乐章名。 9.即山魈。 10.仙药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指飞翔的龙。后借以比喻居高临下的君上。《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2. 有翼的龙。《楚辞.屈原.离骚》:「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3. 良马。《文选.张衡.南都赋》:「驷飞龙兮骙骙,振和鸾兮京师。」
4. 一种鸟。《文选.张衡.西京赋》:「挂白鹄,联飞龙。」
《飞龙》是一个富有诗意和传统意象的词语,它通常用来描绘一种传说中的、具有超凡能力或象征意义的龙。在古代中国文学中,“飞龙”常被视为皇权与尊贵的象征。在现代使用中,这个词更多地被赋予了想象空间和艺术创造力。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飞龙”指能够飞行的龙,形象上强调了龙的飞翔特性。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神圣、尊贵和力量的象征。而“飞龙”,特别是指传说中的能自由飞翔于天际的龙,更是代表着一种非凡的能力或境界。
- 艺术与文学:“飞龙”在很多古诗词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用来营造一种宏伟壮丽或神秘莫测的氛围。
造句
- 古代诗人常常将自己比作“飞龙”,表达对自由和高远理想的追求。
- 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关于一位骑乘飞龙的勇士的故事。
- 这幅画描绘了飞龙在云海中翱翔,象征着无尽的梦想与探索。
- 他的演讲像飞龙一般激昂,鼓舞了无数听众的心灵。
- 传说中的飞龙不仅能够飞翔,还拥有各种神奇的力量,如呼风唤雨、改变天气。
这些例子展示了“飞龙”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含义。
分词解释
飞
fēi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刀子~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龙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