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的拼音、解释、组词
阳关三叠的简介:
yáng guān sān dié
又名“阳关曲”、“渭城曲”。唐代歌曲。琴曲。歌词为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全曲分三段,诗句反覆三次,故称“三叠”。
又名“阳关曲”、“渭城曲”。唐代歌曲。琴曲。歌词为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全曲分三段,诗句反覆三次,故称“三叠”。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
1.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
《阳关三叠》,原名《渭城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歌之一,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同名诗歌。这首诗和歌曲表达的是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因多次咏叹“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一句而得名“阳关三叠”。
详细解释
- 《渭城曲》(即《阳关三叠》):唐代诗人王维创作,原诗为五言绝句:
-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阳关三叠》作为琴歌:它并非仅是诗歌的直接旋律化,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深化。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一句被多次重复,并通过音乐的不同变奏来表达离别的深情厚意与对未来的期盼。
-
曲调结构特点:“阳关三叠”的名称即来源于此首歌曲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同一旋律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这种反复不仅增加了乐曲的感染力,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造句
- 弟弟要远赴他乡,送别的时候我们吟唱起了《阳关三叠》,仿佛能感受到古人那深深的离愁别绪。
- 在这个离别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哼唱《阳关三叠》,以此表达我们的不舍之情。
- 尽管岁月流转,《阳关三叠》依旧是我们心中那段难以割舍的情感记忆。
- 无论身在何处,《阳关三叠》都是我与故乡之间不变的纽带。
- 每次听《阳关三叠》,都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深情厚谊。
分词解释
阳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关
guān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2 拘禁:~押。~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8 姓。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叠
dié
1 重复,累积:重(chǒng )~。层见~出。~罗汉。~韵。~嶂。~翠。2 摺:摺~。铺床~被。3 乐曲的重复演奏:阳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