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分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黑白分明的简介:
hēi bái fēn míng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黑色、白色区分明显。如:斑马身上的颜色黑白分明,煞是好看。比喻是非善恶分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清史稿˙卷三六四˙汤金钊传:朝有诤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无伤于政体, 不胜欣悦!亦作白黑分明。形容眼睛清澈明亮。如:小孩子的眼睛黑白分明,心地天真无邪。
1. 黑色和白色区分明显。【例】她那双眼睛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聪慧。
2. 比喻清楚分辨是非善恶。【例】如果心地纯正,黑白分明,自然会有刚毅凛然之气。
1. 黑色、白色区分明显。如:「斑马身上的颜色黑白分明,煞是好看。」
2. 比喻是非善恶分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清史稿.卷三六四.汤金钊传》:「朝有诤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无伤于政体,不胜欣悦!」也作「白黑分明」。
3. 形容眼睛清澈明亮。如:「小孩子的眼睛黑白分明,心地天真无邪。」
《黑白分明》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或道理界限非常明确,是非分明。它通常用于描述立场坚定、观点清晰的情况。
- 详细解释:
- “黑”和“白”在这里是比喻的说法,“黑”象征不正确或错误的事物;“白”则代表正确或合理的事物。
-
这个词语强调在处理事物时应该有明确的是非界限,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
造句:
- 李老师对这次考试的评分非常严格,《黑白分明》地判定了每个学生的成绩。
-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总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黑白分明》,没有妥协的空间。
- 老板在对待工作态度上《黑白分明》,对于认真负责的人给予奖励,而对于敷衍了事的行为则毫不留情地批评。
- 他为人处世的原则非常明确,《黑白分明》地划分了朋友和敌人。
- 对于这次事件的处理结果,《黑白分明》,大家都能看出谁对谁错。
分词解释
黑
hēi
1 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白。2 暗,光线不足:~暗。~夜。3 隐蔽的,非法的:~枪。~市。~社会。4 恶毒:~心。5 姓。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分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