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嗤的拼音、解释、组词

嗤嗤的简介:

chī chī
1.嘲笑貌。 2.敦厚貌。 3.喧扰貌;惑乱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拟声词。形容笑声或擦撞声。《老残游记》第二回:「那荷叶初枯,擦的船嗤嗤价响。」

2. 敦厚老实的样子。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诗:「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也作「蚩蚩」。

3. 喧扰纷乱的样子。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八首之二○:「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也作「蚩蚩」。

词语“嗤嗤”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轻微的、连续的声音,比如水蒸气冒出时发出的声音。它也可以用于表达轻蔑或嘲笑的态度。

1. 搭配意义与用法

  • 声音描绘:常用于描述蒸汽、热气从某个物体(如锅)上冒出的声音。
  • 情感表达:有时也被用来形容说话人对某事、某人的轻蔑态度,类似于“嗤之以鼻”中的“嗤”。

2. 示例句子

  1. 夏天的早晨,厨房里传来了一阵“嗤嗤”的声音,那是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了。
  2. 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把蒸汽喷到了脸上,发出了“嗤嗤”的声响。
  3. 对于这个问题,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应,只是一连串的“嗤嗤”声表明了他在心里轻视这个观点。
  4. 面对批评,她只是轻蔑地一笑,嘴边发出一串“嗤嗤”声。
  5. 在讨论会上,他对对手的观点不屑一顾,多次用“嗤嗤”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不认同。

以上句子中的“嗤嗤”都用来形容声音或者表情、态度的轻蔑或嘲笑。使用时需根据语境正确选择其含义与搭配方式。

分词解释

chī

1 讥笑:~笑。~鄙。~诋。~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