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拨子的简介:
bō zǐ
1.弹奏弦乐器的用具。 2.高拨子的简称。徽剧主要曲调之一。京剧也用高拨子。 3.量词。群﹐批。
1.弹奏弦乐器的用具。 2.高拨子的简称。徽剧主要曲调之一。京剧也用高拨子。 3.量词。群﹐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以拨弹弦乐器,使其发声的小甲片。形状及材质不一。多用于琵琶、三弦、阮和吉他等。
2. 批。如:「调度人马,分五六拨子往目标出发。」
《拨子》这个词通常在古文中出现,指一种用于弹奏弦乐器(如琵琶、筝等)的小工具。它主要用于轻柔地拨动琴弦,以产生音符或进行装饰性的演奏技巧。
详细解释
- 拨子:是一种细长而尖锐的木制或者竹制工具,专门用来弹拨弦乐器上的弦线。古代音乐家常常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拨子来改变声音效果,从轻柔悠扬到强烈激昂不一而足。
- 在某些情境下,“拨子”也可能特指某类乐器的特定演奏技巧或方法。
造句
- 弹奏琵琶时,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拨子技巧,使音乐更加动听。
- 女演员缓缓走上舞台,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小拨子,准备开始表演独奏曲目。
- 古琴演奏者手中的拨子轻轻一拨,便能发出美妙的旋律。
- 在这场音乐会中,艺术家们展示了他们对各种拨子乐器的不同理解和创新运用。
- 他擅长使用特殊的拨子技法,在传统音乐中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
以上句子尝试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拨子”的用途和在艺术表演中的应用。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及其用法!
分词解释
拨
bō
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动。把钟~准了。~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云见日。2 分给:~发。~款。~付。3 治理:~乱反正。4 掉转:~转马头。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儿。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