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足而待的拼音、解释、组词
跷足而待的简介:
qiāo zú ér dài
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
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跷起脚来等待。形容非常轻松的等待成果。三国˙蜀˙诸葛亮˙劝蒋士勤攻已阙教: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1. 跷起脚来等待。形容非常轻松的等待成果。三国蜀.诸葛亮〈劝将士勤攻已阙教〉:「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词语“跷足而待”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原意形容人们踮起脚尖站立等待,表示急切盼望或期待某事的发生。在现代汉语中,“翘首以待”更为常见,但其意思基本一致,都表达了迫切期盼的态度。
详细解释
- 跷足而待:字面意思为“把脚抬起来站着等待”,形容人因激动、急切的心情而站立不安,期待着某件事的发生。使用时通常带有正面情绪的色彩。
造句
- 这位科学家已经翘首以待多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认可与推广。
- 看到电视上播放的航天发射现场直播,很多观众都激动地跷足而待,等待着火箭升空那一刻的到来。
- 小王得知自己被邀请参加公司的重要会议时,高兴得几乎要翘首以待了。
- 在新年的夜晚,许多家庭一起翘足而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钟声和烟花表演。
-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她每天都会翘首以待,期待着新的书籍出版信息。
以上例句进一步展示了“跷足而待”(也可使用“翘首以待”的形式)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跷
qiāo
1 脚向上抬:~脚。~腿。2 〔~蹊〕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亦称“蹊跷”。3 竖起大拇指:~着大拇指。
足
zú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
而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待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