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无量心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无量心的简介:

sì wú liáng/liàng xīn
1.佛教语。菩萨普度无量众生的四种精神,即慈﹑悲﹑喜﹑舍。与乐谓之"慈";拔苦谓之"悲";见众生离苦得乐而欣悦,谓之"喜";怨亲平等,谓之"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教用语。佛教四支修行方法。即慈、悲、喜、舍。慈是对一切众生慈爱的心,悲是对一切众生悲愍的心,喜是对一切众生生起喜悦的心,舍是对一切众生无憎、无爱平等中立的态度。《菩萨本缘经》卷上:「诸婆罗门寻共稽首,求请菩萨以前和尚,菩萨怜愍即便受之,教令修学四无量心,以是因缘,命终即得生梵天上。」也作「四梵住」、「四等生」。

四无量心》,亦称“四梵住”、“四平等心”,为佛教中的一种修行心态,指禅修者在冥想时所应持有的四种超脱世俗观念、追求内心平和的心理状态。这四个状态分别是慈(慈心)、悲(悲心)、喜(喜心)以及舍(舍心)。这些心理状态体现了对一切众生的无条件善意与关怀。

  1. :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得到幸福。
  2. :同情那些经历痛苦或不幸的人们。
  3. :对于他人获得快乐感到欢喜和满足,即便自己没有分享这份快乐。
  4. :以开放和平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的变化,避免偏见和执着。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

  1. 她每天清晨都会静坐冥想,努力培养《四无量心》,希望以此来改善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2. 在一次禅修聚会中,导师讲解了如何实践《四无量心》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关爱他人。
  3. 通过长期的练习,《四无量心》使得他在与人交往时能够保持一颗超然的心,既不轻视也不偏爱任何人。
  4. 李先生自从学习了《四无量心》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家人和朋友更加温柔和宽容。
  5. 即便遭遇挫折和失败,他仍能怀着慈、悲、喜、舍之心前行,这使他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乐观。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liáng,liàng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布。用斗~米。车载斗~。~体温。2 估量:思~。打~。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