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青门的简介:

qīng mén
1.汉长安城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 2.泛指京城东门。 3.泛指退隐之处。 4.汉青门外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闲﹐之祭者﹐乞其余。"因借指墓地。 6.指宋时杭州东青门﹐俗呼菜市门。 7.曲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词语详解:青门

定义与来源 “青门”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出自汉代刘向所编纂的《战国策·赵策三》,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它的原意是指古长安城东的大门,因为这个大门周围长满了青草,所以被称为“青门”。此外,“青门”还常用来象征别离、怀旧以及诗人归隐的情怀。

象征意义 - 怀旧与别离:在古典文学中,“青门”往往用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或与某人的离别。 - 归隐情怀:“青门”又常常与诗人的田园生活和隐居理想联系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向往自然、回归宁静生活的意境。

造句

  1. 青门外的野草在秋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在为远行的人们送别。
  2. 在古诗词里,“青门”不仅是实指的大门,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一个符号,承载着无数关于离别的哀愁与对过去的怀念。
  3. 我站在青门外,望着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花草,不禁想起了家乡那片充满回忆的土地。
  4. 他选择在青门前的一棵老树下安家落户,过起了诗酒田园的生活,仿佛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喧嚣尘世的告别。
  5. 青门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地方,在他们的笔下,“青门”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分词解释

qīng

1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2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3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4 黑色:~布。~线。~衫。~衣。5 喻年轻:~年。~春。~工。6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