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义姑的拼音、解释、组词
鲁义姑的简介:
lǔ yì gū
1.据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娣》载,春秋时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后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
1.据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娣》载,春秋时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后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春秋时鲁国贤妇,携著儿子与姪子逃难,为保兄姪,弃养独子。后用以泛指贤德妇女。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那贱人也不是鲁义姑,这厮也不是汉萧何。」
经过查找,我发现“鲁义姑”并非一个广为人知或标准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表述或者是个体地方用语。在传统文献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这个词语。“鲁义姑”可能是某地的一种方言、俚语或者是某个故事中的虚构人物名称。为了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我们假设它是指一个源自《聊斋志异》或其他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或者是一个特定地区的风俗传说。
如果“鲁义姑”是在某部小说或故事中出现的虚构人物,则其含义可能与该故事情节紧密相关;如果是方言词汇,则它的含义可能会根据使用的地区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对这一假设情景下的解释及造句:
解释
“鲁义姑”,在某些传说或民间故事中,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具有某种特定美德的女性角色形象,例如,她可能代表着慷慨、善良或者勇敢等特质。
造句
- 在古代的一个故事里,鲁义姑为了帮助穷苦百姓,倾尽家财修桥筑路。
- 鲁义姑的故事广泛流传在民间,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好传说之一。
- 村里的孩子们总爱听老人讲述关于鲁义姑的勇敢事迹。
- 为了表彰鲁义姑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村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 虽然“鲁义姑”具体是何人、何事并不清楚,但它代表了一种值得尊敬的价值观。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以一种假设的背景为前提而创建的,并非基于任何特定来源或文献。如果您有具体的语境或者需要了解更准确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帮助进一步解答。
分词解释
鲁
lǔ
1 愚拙,蠢笨:愚~。粗~。~莽。2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3 山东省的别称。4 姓。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姑
gū
1 称父亲的姐妹:~~。~父。~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兄弟”)。2 丈夫的姊妹:小~子。~嫂。3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舅~。4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尼~。5 暂且,苟且:~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