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颤肉惊的拼音、解释、组词
骨颤肉惊的简介:
gǔ chàn ròu jīng
形容惊恐万分。
形容惊恐万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惊恐害怕。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
1. 比喻惊恐害怕。《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
词语“骨颤肉惊”是一个形容词组,用于描述人因为极度恐惧、害怕或者惊讶而全身从骨骼到肌肉都感到战栗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端情境下,身体本能反应强烈,内外皆震动的感受。
详细解释:
- 骨颤:这里的“骨”不仅仅指人体的骨头,也涵盖了更深层的身体组织结构。当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吓中时,这种剧烈的情绪不仅会通过神经传递到肌肉使身体颤抖(肉),还会深刻地影响骨骼系统,引起从内到外的震动。
- 肉惊:这里的“肉”指的是人体的主要肌肉群。当人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或者外界环境产生强烈的刺激时,“肉”自然会产生反应——颤栗或抖动。
造句:
- 突然一阵雷声,把正在熟睡的小明吓得骨颤肉惊。
- 当看到那场恐怖电影中的血腥场景时,小红顿时感到骨颤肉惊。
- 老王听闻自己中了五百万大奖的消息,激动得骨颤肉惊。
- 小杰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听到窗外的猫叫声,吓得全身上下骨颤肉惊。
- 在那个荒郊野外迷路的小男孩,一听到远处传来的狼嚎声立刻感到骨颤肉惊。
这些句子展示了“骨颤肉惊”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和效果。
分词解释
骨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颤
chàn,zhàn
1 物体振动:~动。~抖。~音。
肉
ròu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体。~类。~食。肌~。~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身(佛教指肉体)。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冬瓜~厚。3 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4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惊
jīng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4 出人意料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