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黎民的简介:

lí mín
〈书〉百姓;民众。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百姓、民众。【例】政府制定任何政策都必须以黎民福祉为依归。

1. 百姓、民众。《史记.卷二.夏本纪》:「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三国演义》第五八回:「操贼专权,欺君罔上,黎民凋残。」也作「黎元」。

词语“黎民”在汉语中通常用来指普通百姓、民众,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古文中常见于描述平民或底层人民的状态。“黎”的意思是众多,“民”则是指人,合在一起便解释为大多数的普通人。

详细解释

  • 意义:黎民通常用来形容普通百姓、民众,特别是在古代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劳动大众的一种称呼方式。
  • 情感色彩:这个词往往带有某种程度的同情或关注,强调了对普通人的关心与尊重。
  • 使用场合:在表达对普通人生活状况的关注时常用此词。

造句

  1. 这位仁者常常关心黎民疾苦,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
  2. 政府应该制定更多惠及黎民的政策,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3. 古代文人多有“忧黎元之困”的情怀,关注百姓生活是他们的重要主题之一。
  4. 现在社会倡导公平正义,力求让每个黎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5. 村里发生的大火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村安全问题的关注,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贫苦黎民。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黎民”一词的应用范围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1 众,众多:~民。~庶。2 古通“黧”,黑色。3 古国名。4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