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条的拼音、解释、组词

鸣条的简介:

míng tiáo/tiāo
1.风吹树枝发声。 2.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3.古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又名高侯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地名。在今山西省安邑县的鸣条冈,为成汤败桀的地方。

2. 因风吹而发声的枝条。晋.陆机〈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词语“鸣条”在古代文献中具有特定含义,它并非一个日常用语。根据历史记载,“鸣条”主要与我国商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争相关联。

历史背景

“鸣条”是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部的一个古地名,在《尚书·牧誓》中有提及,在这次战役中,周武王联合各地诸侯击败了商朝的军队。这场战斗标志着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开始。

词语解释

  1. 鸣条之战:指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的那次著名战役,是历史上记载的一场决定性战争。
  2. 鸣条:在此处特指该次战役发生的地点,“鸣条”并非泛指所有的声音或鸣叫之处。

造句

虽然“鸣条”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中,但为了满足您的要求,在此提供五种使用“鸣条”的创意表达方式(注意这些句子是虚构的,并非历史真实场景):

  1. “在那场胜利的鸣条之战后,周武王的旗帜飘扬于四方。”
  2. “尽管鸣条之战役早已过去千年,但其精神仍然激励着后来者为正义而战。”
  3. “他以鸣条之战为喻,鼓励团队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4. “在历史的长河中,鸣条并不是唯一决定性的转折点,但它的故事被铭记至今。”
  5.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我们仍能从鸣条战役中汲取勇气与智慧。”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鸣条”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míng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