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之疾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薪之疾的简介:

fù xīn zhī jí
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背负薪材疲累,体力未复。引申为有病的谦词。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传:臣弘行能不足以称,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亦作负薪之病、负薪之忧。

1. 背负薪材疲累,体力未复。引申为有病的谦词。《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臣弘行能不足以称,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也作「负薪之病」、「负薪之忧」。

词语《负薪之疾》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历史典故,用来形容年老体弱或疾病缠身的人。它源自一个古代故事,意指背柴火时因体力不支而感到疲劳和病痛的状态。

解释:

  • 负薪:背着柴火。这里通常指的是劳作中的辛苦。
  • 之疾: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疾”是指疾病或不适。整句话的意思是在从事劳动(如背柴)时,因为体力不支而感到的病痛。

造句:

  1. 自从老张退休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真是负薪之疾啊。
  2. 老王年纪大了,虽然还能够工作,但总是感觉负薪之疾,不太利索。
  3. 医生说,老年人多是患有各种慢性病,就像负薪之疾一样,需要长期调理和保养。
  4. 他现在身体不如从前,做一点事情就觉得很累,真是个典型的负薪之疾啊。
  5. 老李的儿子为他买了一副轻便的背柴工具,希望能让他减轻负担,少些负薪之疾

以上是关于《负薪之疾》这一词语及其造句的一些解释。这个词语虽然不多见,但能够很好地形容一些特定情境下的状态或感受。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病,身体不舒适:~病。目~。残~。讳~忌医。2 一般的痛苦:~苦。3 疼痛:~首蹙额。4 恨:~恶如仇。5 同“ 嫉 ”,妒忌。6 弊病,缺点:“寡人有~”。7 快,迅速:~步。~走。~进。~驰。~足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