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之怒的拼音、解释、组词

赫斯之怒的简介:

hè sī zhī nù
赫:怒意。形容帝王盛怒。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谓盛怒。语本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后指帝王的怒气。旧唐书˙卷一○三˙郭虔瓘传:纵鼠窃狗盗,有戍卒镇兵,足宣式遏之威,非降赫斯之怒。

1. 本谓盛怒。语本《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后指帝王的怒气。《旧唐书.卷一○三.郭虔瓘传》:「纵鼠窃狗盗,有戍卒镇兵,足宣式遏之威,非降赫斯之怒。」

词语“赫斯之怒”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但在某些文化背景下或特定的情景中,可以理解为对某人或某事极度愤怒的行为或反应。这个词汇可能源自虚构文学、影视作品或者是对某个历史人物(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斯)情感状态的一种艺术性表达。

考虑到“赫斯”可能是用来指代一个特定的人物或者情境,在没有具体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尝试给出一些解释和造句。通常,“赫斯之怒”可以表示某人或某种力量异常强烈的愤怒或愤慨。

详细解释

  • 愤怒的爆发:当某人被激怒至极点时,可能会展现出“赫斯之怒”的状态。
  • 强烈的情感表达:不仅限于口头上的指责或抱怨,可能还包括身体上的行动或是心理上的极端反应。
  • 象征意义:在一些虚构作品中,“赫斯之怒”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用以描述某人达到愤怒的极限。

造句

  1. 自从得知真相后,他的脸色变得铁青,显然已经进入了“赫斯之怒”的状态,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2. 老王因为多年的工作积怨,在这次会议上终于爆发了“赫斯之怒”,严厉地指责了他的同事。
  3. 尽管她通常温文尔雅,但当有人对她提出过分的要求时,也会突然变得狂躁起来,展现出一种“赫斯之怒”的状态。
  4. 这个团队在面对困难挑战时,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每当遇到挫折,就会爆发出“赫斯之怒”般的决心,继续前进。
  5. 尽管他平时给人的印象是温和的,但在得知家人遭遇不幸的消息后,突然间爆发了“赫斯之怒”,显得异常愤怒和决绝。

请注意,“赫斯之怒”的具体含义可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有所变化。以上解释及造句基于对词语的推测性理解。

分词解释

1 明显,显著,盛大:显~。喧~。~奕。~烜。2 发怒:~咤。~怒。~然。3 红如火烧,泛指红色:“~如渥赭”。

1 这,这个,这里:~人。~时。以至于~。2 乃,就:有备~可以无患。3 劈:“墓门有棘,斧以~之”。4 古同“厮”,卑贱。5 古同“澌”,尽。6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2 气势盛:~涛。~火。心花~放。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4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