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简介:
dōng běi kàng rì yì yǒng jūn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 AI解释
词语解释
东北抗日义勇军
- 定义:指在中国东北地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而自发组建的地方武装力量。这些队伍通常由当地居民组成,他们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者,在没有官方支持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斗争。
- 背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中国人民的抵抗活动随之高涨,自发组织了大量抗日队伍,这些队伍被统称为“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的名字体现了他们投身于正义事业、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 性质:主要是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正规军事力量,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特点。尽管没有正式的中央政府支持或官方承认,但在客观上它们为中国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基础,并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造句
- 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力量。
- 虽然当时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但各地的抗日义勇军都在自发地抗击日本军队。
- 抗日义勇军的故事不仅是英勇事迹的记录,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真实写照。
- 纪念馆中展出了许多来自东北抗日义勇军战士的故事和遗物。
-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历史研究为理解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分词解释
东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北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抗
kàng
1 抵御:~击。~争。~拒。抵~。顽~。2 拒绝:~议。~上。~命。~税。3 对等:~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日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勇
yǒng
1 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2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3 姓。
军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