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子灰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鼻子灰的简介:
yī bí zǐ huī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碰壁受斥。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的臊一鼻子灰。
1. 比喻碰壁受斥。《红楼梦》第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的臊一鼻子灰。」
《一鼻子灰》这个词语来源于口语表达,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弄得满脸或满鼻都是某种东西,通常是意外溅到或者沾上的粉末、灰土等。它形象地描绘了不雅观或是尴尬的情景,通常带有幽默的色彩。
详细解释
- 引申义:不仅指字面上的意思,还常用于比喻某人由于某种原因受到了不应有的委屈或误解。
- 情感色彩: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用以形容因意外而遭遇不幸、尴尬的情况。
- 使用范围:口语常用,多用于朋友间轻松交流时。
造句
- 昨天晚上做饭的时候,因为没有戴口罩,结果炒菜溅出来的油花都喷到脸上,真是一鼻子灰啊!
- 拉车的骆驼不小心撞到了一袋面粉,主人看着它沾满面粉的样子,不由地笑了起来:“这可真是个一鼻子灰!”
- 小明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时被溅了一脸硫酸,回家妈妈看到他那副模样,说了一句“你这是怎么了?一鼻子灰吗?”
- 朋友小王穿着新买的衬衫去公园玩,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泥坑,回到家里爸爸调侃他说:“这回可真是个‘一鼻子灰’啊!”
- 在公司年度聚会上,小李因为一时冲动跳进了舞台上的巧克力喷泉中,大家看着他全身是巧克力的样子笑称:“你这是真的一鼻子灰了吧?”
以上句子展示了“一鼻子灰”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和意义。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鼻
bí
1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器官之一:~子。~窦。~孔。~腔。~涕。~音。~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息。嗤之以~。2 创始;开端:~祖。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灰
huī
1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烬。洋~。~飞烟灭。2 尘土:~尘。3 特指“石灰”:~墙。~膏。4 黑白之间的颜色:~色。~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沉沉。5 志气消沉:心~意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