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台的简介:

shàng/shǎng tái/tāi
1.星名。在文昌星之南。 2.泛指三公﹑宰辅。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登上舞台或讲台。【例】这是她第一次上台演戏,难免有点紧张。

2. 比喻出任官职或掌权。【例】从他平常的表现看来,一旦上台定有一番作为。

1. 上司。唐.白居易〈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诗:「骑省通中掖,龙楼隔上台。」《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将此事叙一个简明的禀帖,禀明上台,看上台如何批下来,我们遵照办理就是了。」

2. 登上舞台或讲台。《红楼梦》第五四回:「文官等听了出来,忙去扮演上台。」

3. 比喻出任官职或掌权。如:「从他平常的行止看来,一旦上台后定有一番作为。」

词语详解:上台

一、释义

  1. 引申为从幕后走上前台,开始正式发表言论或进行表演。
  2. 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进入某种重要或者正式的角色或者场合。

二、例句

  1. 晚会即将开始,他准备了很长时间的节目,今晚终于能上台展示自己的才华了。
  2. 她是一位资深演员,在戏剧界已经很有名气,这次能够站上国际舞台,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3. 由于他在公司中的出色表现,领导决定让他在即将到来的重要会议中上台发言。
  4. 他虽然平时不怎么讲话,但是一旦上台演讲,就能表现出惊人的口才和感染力。
  5. 尽管有些紧张,但他还是鼓起勇气上了台,向全场观众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上台”这个词的用法,包括正式场合、表演等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