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的拼音、解释、组词
岁星的简介:
suì xīng
1.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 2.即太岁。用以喻灾祸。 3.相传汉东方朔仕汉武帝为大中大夫。武帝暮年好仙术,与朔狎昵,从朔求不老之药及吉云﹑甘露等。朔尝谓同舍郎曰:"天下知朔者唯大王公耳"。及朔卒,武帝召大王公问之,对以不知。问何能,对以善星历。乃问诸星皆在否,曰:"诸星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事见
1.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 2.即太岁。用以喻灾祸。 3.相传汉东方朔仕汉武帝为大中大夫。武帝暮年好仙术,与朔狎昵,从朔求不老之药及吉云﹑甘露等。朔尝谓同舍郎曰:"天下知朔者唯大王公耳"。及朔卒,武帝召大王公问之,对以不知。问何能,对以善星历。乃问诸星皆在否,曰:"诸星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事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木星。参见「木星」条。《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
词语解释:岁星
岁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术语,用来指代木星。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观察天空来预测和记录时间、气候变化等现象,并将太阳周围的一些明亮行星视为与人间事务相关的象征物。其中,岁星即木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常被提及。
木星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着五行之一的“土”,还与帝王权威有着密切联系,古人认为岁星出现的位置和运行轨迹预示着国家的治乱兴衰。此外,由于岁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12年,正好对应了中国古代历法的一个大周期(即一个甲子的长度),因此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造句
- 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岁星的位置来预测国家的命运变化。
- 据说每当岁星出现在东方天空时,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将会带来繁荣和丰收。
- 在古代文献中,岁星的运行轨迹常被用来解释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避免。
- 岁星不仅是天文观测的对象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权势与权威。
- 由于其周期性地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岁星成为了古人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重要依据。
分词解释
岁
suì
1 年:~首。~暮。~夕(即“除夕”)。~除(年终)。~阑(一年将尽的时候)。2 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3 年龄:年~。周~。4 星名:~星(即“木星”。)5 指时间,光阴:~月(泛指时间)。
星
xīng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5 形容夜间:~行。~奔。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11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