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粮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粮的简介:
guān liáng
1.旧时交纳于官府的税粮。 2.政府发放的救济粮。
1.旧时交纳于官府的税粮。 2.政府发放的救济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公粮,官府的粮食。《三国演义》第一七回:「盗窃官粮,谨按军法。」
《官粮》是古代汉语中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由国家或政府征收并管理的粮食。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明清时期,官粮一般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为维持政权运作、军队供给及民众基本生活而征收的各种税粮,主要包括田赋、军需粮、救灾粮等。
解释
- 性质:属于国家财政的一部分。
- 来源: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的粮食。
- 用途:主要用于政府的日常开支、军队补给、灾荒救济等公共事务。
- 征收方式:一般按照土地面积或者人口数量来计算,也有按产量比例征税的方式。
造句
- 古代官员腐败严重,常常把官粮私吞,用于个人享受。
- 官府对粮食的管理极为严格,防止官粮被挪作他用。
- 新任县令上任后,改革了官粮征收制度,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
- 为应对饥荒,政府紧急调拨官粮救济灾民,稳定了民心。
- 历史上,官粮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支撑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运作。
这些句子展示了《官粮》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其涉及到的社会经济状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