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纳顺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降纳顺的简介:
zhāo xiáng nà shùn
招收投降的人,接纳敌方归顺的人。
招收投降的人,接纳敌方归顺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招收接纳敌方来投降、愿归顺的人。《三国演义》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
《招降纳顺》这个词是汉语词汇,主要用在历史、军事或某些描述性的语境中。其含义为“以恩惠、优待等手段使敌方投降或归顺”,类似于现代所说的“和平谈判”或者“劝降”。
详细解释:
- 招降:指的是通过各种策略、承诺或者诱惑等方式,让对方放下武器,同意停止战斗并加入己方阵营。
- 纳顺:表示接受并安抚投降的人或群体,使他们能够心悦诚服地归顺过来。
这个词通常带有正向的意味,强调的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暴力征服。它体现了古人对智慧和策略的应用,以及对敌我双方利益平衡的关注。
造句示例:
- 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中,宋太宗派使者以《招降纳顺》之策成功说服了南唐后主李煜投降,避免了更多的流血牺牲。
- 在和平谈判桌上,《招降纳顺》的策略往往能更好地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比单纯的军事打击更为高明。
- 面对叛军,他主张采取《招降纳顺》的方式,既减轻了双方伤亡,又增加了自己的实力。
- 商鞅变法中,秦孝公采用了《招降纳顺》的策略,成功地整合了周边地区的势力,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 在国际外交中,《招降纳顺》是处理国家间分歧和冲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协商与合作达成共识。
这些句子展示了“招降纳顺”在历史和现代语境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招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降
jiàng,xiáng
1 下落,落下:下~。~旨。~临。~旗。空~。2 减低,贬抑:~低。~价。~职。~解(jiě)。~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3 姓。
纳
nà
1 收入,放进:出~。藏污~垢。2 接受:采~。笑~。~谏。3 享受:~福。~凉。4 缴付:~税。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鞋底。6 姓。
顺
shùn
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2 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3 依次往后:~序。~次。4 随,趁便:~便。~势。~手牵羊。5 整理:理~。~修(整理修治)。6 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7 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