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奉书的简介:
fèng shū
1.手持君主的文书。 2.犹言致书﹐给人写信。
1.手持君主的文书。 2.犹言致书﹐给人写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献进书信或奏章。《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
《奉书》,通常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在特定情况下向对方表达敬意或请求的一种正式书信形式,多用于官方文件、私人文集中的往来书札等。这种书信体裁强调尊敬与礼貌,语言较为庄重且规范。
详细解释:
- 奉:在古文中,“奉”常用来表示尊敬的含义,有时也带有“敬献”的意思。
- 书:这里特指正式的书信或文书。《奉书》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某种意愿、请求或是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进行的书面交流。
造句示例:
- 唐代诗人李白在给好友王昌龄写的一封《奉书》中提到:“奉书千里致问候,愿君身体健康。”
- 在明清时期的文人往来中,《奉书》常用于表达对某位尊长的尊敬和请教之情:“谨以奉书一封,请大人指正。”
- “今日有幸得见先生,特撰《奉书》一封,愿能获得您的宝贵意见与指导。”——这反映了古代士人之间的交往礼仪。
- 《奉书》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古人云:‘尺牍不临不足以润色倩女之姿。’今以此《奉书》寄友人,望共赏其文。”
- “先生学问渊博,吾辈后学唯有以一《奉书》,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之情。”——这体现了学子对老师的尊重与师徒间的深厚情谊。
这些造句示例不仅展示了“奉书”在古代文献中的运用方式,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书写和交流的态度,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分词解释
奉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