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之资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径之资的简介:

sān jìng zhī zī
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

  • AI解释

《三径之资》这个词语源自古代文人的典故,常用于表达隐居生活所需的简单生活费用或条件。其来源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段经历。

详细解释

  • 词源:“三径”一词,最早出自于西汉末年扬雄的《长杨赋》中的句子“三径就荒”,后来在东晋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家中开辟了几条小径,作为日常行走的小路,这些小径由于疏于打理而逐渐长满了野草。“之资”指的是维持这些小径所需的简单费用。
  • 引申义:后来,“三径之资”就被用来象征一个隐居者或退隐者所需的基本生活条件和费用。这不仅仅是指具体的金钱,更是一种清贫、简朴的生活态度。

造句

  1. 陶渊明辞官后选择归隐田园,过着“三径之资”的生活。
  2. 李先生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只想回到自然中去享受一份“三径之资”般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3. 尽管现在物质条件很好,但他依然保持着“三径之资”般朴素的生活方式。
  4. 从古至今,“三径之资”的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个人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5.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倡导现代人也能找回自己心中的“三径之资”,追求更为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些造句展示了“三径之资”这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突出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义。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jìng

1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道。山~。捷~。途~。大相~庭(相差太远)。2 直,直捷了当:~直。~流。~情(任性)。~自。3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4 智慧能力:~质。天~。5 出身和经历:~格。~历。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