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子卯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避子卯的简介:
bù bì zǐ mǎo
子、卯:古人认为子日和卯日为恶日。不回避子、卯等不吉利的日子。指不迷信,没有忌讳。
子、卯:古人认为子日和卯日为恶日。不回避子、卯等不吉利的日子。指不迷信,没有忌讳。
- AI解释
《不避子卯》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或者常用词汇,但从其字面来看,它似乎有两层含义可以进行拆解理解:
-
从字面上看:古代中国将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天干地支分为阴、阳两大类。其中“子”、“卯”等属于阳日或阳时的范畴。“不避子卯”的意思可能是指在使用或者涉及阳历(即公历)相关事物时不有所畏惧,大胆进行。
-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推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和“卯”不仅代表时间,还与阴阳五行有关联。如果解释为一种处事态度,则可以理解为行事不拘泥于常规或传统的限制,敢于尝试新的做法或方法,即不因传统观念或者习惯而畏缩。
基于上述理解和推测,我们可以给出5个造句:
- 他面对新事物时从不畏惧,总是《不避子卯》地去尝试和探索。
- 在这次改革中,尽管面临不少阻力,但他依然选择《不避子卯》,勇敢推进新政策的实施。
- 这位企业家敢于创新,《不避子卯》地开拓市场,最终获得了成功。
- 为了实现目标,他不怕困难,《不避子卯》地去克服一切障碍。
- 在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不避子卯》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请注意,“不避子卯”并非一个标准成语或古语,因此在正式文本中使用时可能需要加以解释。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避
bì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2 防止:~免。~孕。~嫌。~雷针。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卯
mǎo
1 地支的第四位,属兔。2 用于记时:~时(早晨五点至七点)。~正(早晨六点)。点~。画~。3 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眼。~榫。4 期限:比~(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