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恐诚惶的拼音、解释、组词

诚恐诚惶的简介:

chéng kǒng chéng huáng
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见诚惶诚恐条。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十二出:念臣棼诚恐诚惶,堑江城遭寇与拦当。

1. 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参见「诚惶诚恐」条。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二出:「念臣棼诚恐诚惶,堑江城遭寇与拦当。」

《诚恐诚惶》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古代官僚在向皇帝呈递奏折或文书时使用的谦辞。这个成语体现了臣子对皇权的尊敬以及自身责任感和敬畏之心。

解释:

“诚”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真心实意地;二是确实、的确的意思。“恐”是指害怕或畏惧,“惶”则是惊慌或不安。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非常谨慎小心,既怕做错事情,又因自己的地位而感到紧张不安,体现出极度的谦卑和敬畏之心。

造句:

  1. 为了确保这封奏折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大臣》诚恐诚惶地修改了好几遍。
  2. 在古代朝廷中,官员上书时通常都会用“诚恐诚惶”这样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小心谨慎与对君主的尊重之情。
  3. 看着他郑重其事地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了几个“诚恐诚惶”的大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为国为民、尽忠职守的形象。
  4. 皇帝召见群臣时,所有的官员都会用一种“诚恐诚惶”的态度来表示自己的敬畏之心,不敢有一点的疏忽。
  5. 在古代官场文化中,“诚恐诚惶”不仅是对君主个人行为的要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与责任的认知。

分词解释

chéng

1 真心:~恳。~朴。~实。~挚。忠~。心悦~服。2 实在,的确:~然。~有此事。

kǒng

1 害怕,畏惧:~惧。~怖。~慌。惊~。有恃无~。2 恫吓(hè):~吓(hè)。3 疑虑:~怕。~不能成功。

huáng

1 恐惧:~怖。~恐。~惧。~~。~惑(疑惧)。~窘。~遽。惊~。~~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