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皮栗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鸡皮栗子的简介:

jī pí lì zǐ
1.犹鸡皮疙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皮肤上因为寒冷或惊吓等刺激,引起附著于毛发的肌肉收缩而产生皮肤表面突起细密小粒的现象。《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一阵西风,正从门圈子里刮来,身上又无绵衣,肚中又饿,刮起一身鸡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颤。」也称为「寒粟子」、「鸡皮疙瘩」。

词语《鸡皮栗子》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从字面来看,“鸡皮”常用来形容皮肤紧绷、粗糙的状态,而“栗子”是一种坚果。结合这两部分,可以推测这是一个比喻或者形象的描述,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不过,根据这个词语的构造,我可以尝试创造一种解释: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些事物表面看起来像鸡皮一样粗糙或颗粒状,内部却含有如栗子般的甜美或价值。当然,这只是基于字面意义的一种猜想,并非标准用法或公认的成语、俗语等固定表达。

下面提供5个根据上述想象所创建的造句:

  1. 尽管他的皮肤看起来像鸡皮栗子一样粗糙,但他拥有一颗温暖的心。
  2. 他家虽然寒酸如鸡皮栗子般,但家庭氛围却十分温馨和美满。
  3. 你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这人内心其实像一颗未剥壳的栗子,隐藏着无限可能。
  4. 她的作品表面看似粗糙如鸡皮栗子,但仔细品味后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5. 这片土地看起来贫瘠如鸡皮栗子般,但他决定在此投资农业,期待收获美好的未来。

请注意,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义的解读以及个人理解进行的创造,并非来源于现有的汉语固定表达。在正式场合或文本中使用时,请根据具体语境适当调整或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1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母~。~雏。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3 坚实:“缜密以~”。4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