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的拼音、解释、组词
铜驼的简介:
tóng tuó
1.亦作"铜駝"。 2.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3.即铜驼街。 4.借指京城﹐宫廷。
1.亦作"铜駝"。 2.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3.即铜驼街。 4.借指京城﹐宫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铜制的骆驼,比喻亡国。参见「铜驼荆棘」条。宋.文天祥〈满江红.试问琵琶〉词:「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铜驼》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意蕴,通常指代昔日繁华盛世的象征或代表,常用来追忆往昔繁华。"铜驼"是古代帝王出巡时所乘坐车驾前方放置的一种装饰物,材质多为金属铸成,有双耳、三足之形,形象威严。后用作比喻古都的宫殿或庙宇,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象和历史感。
详细解释
- 铜驼:原指古代帝王出行时车前竖立的一种装饰物,后来多借指皇城、宫廷、京都。
- 典故来源:据《晋书·桓温传》记载,“既而升楼望宫中,见有一白帽儿在龙尾道边。温叱左右曰:‘谁走趁热,摘我铜驼!’”这里的“铜驼”并非真的指铜制的骆驼,而是借代皇城或皇宫。
造句
- 古都南京,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铜驼,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与文化的韵味。
- 站在废墟之上,望着满目疮痍的土地,我不禁吟诵起那首关于铜驼的诗篇——‘铜驼荆棘’。
-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爱漫步于古街巷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些逝去岁月里铜驼般的辉煌。
- 尽管这座古城已历经沧桑巨变,但它的名字依然如一尊不倒的铜驼,永远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 这幅画所描绘的不仅是景物,更是一种深远的文化情感——对昔日盛世、铜驼繁华的深深怀念与追忆。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