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保之劳的拼音、解释、组词

阿保之劳的简介:

ē bǎo zhī láo
指扶持、养育的功劳。同“阿保之功”。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保护抚养的功劳。晋书˙卷八十三˙顾和传:先是,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欲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亦作阿保之功。

1. 保护抚养的功劳。《晋书.卷八三.顾和传》:「先是,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欲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也作「阿保之功」。

《阿保之劳》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或文学术语,因此没有直接的相关资料可查。根据“阿保”和“之劳”的字面意思来看,“阿保”可能是指某个人的名字或者身份,例如某个古代的贵族、官员或是部落首领等;“之劳”在古文中有时用来表示对某人的辛勤劳作或努力的赞颂。但这些假设性的解读需要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来进一步确认。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我们暂且按照上述分析做一些扩展解释:

  1. 假设性解释:“阿保之劳”可以理解为“阿保的努力/辛勤工作”。在这里,“之劳”指的是某人的劳动或努力,而“阿保”则是指进行了这些努力的人。

  2. 造句

  3. 阿保身为领头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从不言弃,他的这种精神真是阿保之劳。
  4. 这次任务的成功,完全得益于阿保的付出和团队所有成员的阿保之劳。
  5. 每天早出晚归,日复一日,这正是阿保之劳的真实写照。
  6. 他不仅在工作中勤勉工作,在生活中也十分勤奋,这就是常说的阿保之劳吧。
  7. 阿保对工作的热爱和努力,让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的这种精神就是典型的阿保之劳。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基于词语结构进行的一种假设性解读,并非来源于具体的历史文献或资料。如果这个词语确实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于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ā,ē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bǎo

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持。~洁。~质。~墒。3 负责:~证。~荐。~修。~险。确~。担~。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5 旧称佣工:酒~(酒店服务人员)。佣~。6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