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班的拼音、解释、组词

过班的简介:

guò/guo bān
1.清代官吏因保举或捐纳迁升官阶。道员为最高班次,以下则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佐杂各为一班,分别称为道班﹑府班,同通州县班﹑佐杂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朝官吏因为上司的保举或捐了钱而升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既然有路子,为什么不过班做知县,到底是正印。」

过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根据字面含义推测和相关资料查询,《过班》可能指的是“班级考试”或“班级测验”的一种说法,但这种用法并不广泛,且在标准的词典中并未有明确记载。如果是指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词语使用,则需要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于更准确地理解。

根据上述推测,我们可以尝试解释并举例造句如下:

解释

过班》:指班级内部进行的小规模考试或测试活动。与“月考”、“期中考试”等不同,它通常更为灵活,由教师自行决定时间、内容和形式。

造句

  1. 小明今天被老师要求参加一个特殊的《过班》,主要是为了检查最近学习的数学知识点。
  2. 每周一的早上第一节课都会有一个《过班》等待着学生准备。
  3. 老师安排了一次《过班》,内容包括语文、英语和科学三科,让学生们在班级内做卷子。
  4. 过班》的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参考依据,所以同学们都很重视这次的考试。
  5. 在临近考试周的时候,学生们特别关注老师是否会临时增加一些《过班》来帮助复习。

需要注意的是,《过班》并非标准词汇,在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差异。如果您有具体的语境或来源信息,可以进一步提供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和举例。

分词解释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