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的拼音、解释、组词

异体字的简介:

yì tǐ/tī/bèn zì
1.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即俗体﹑古体﹑或体之类。如"叹"﹑"叹"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与所订的正字相对的字体。包括俗体、古体、简体、帖体等。如「辞」与「辞」、「体」与「体」。

异体字》是一个词汇,通常指的是汉字在历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写法或形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内被认可使用。这些不同形式的书写往往源于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笔画变化、结构调整或是音义上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字变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文字标准的统一化,《异体字》逐渐减少,许多异体字不再为现代汉语广泛使用或已经被废止,但它们在汉字文化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详细解释

  1. 定义异体字是指同一个词或意义相同的不同形式的书写。
  2. 来源与演变
  3. 古代书写工具和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笔画结构的不同。
  4. 汉语发音变化影响到文字的形式,如古今音变等。
  5. 文化交流中外来词汇借入时所使用的不同形式。
  6. 作用意义:了解异体字有助于研究汉字的历史发展、语言演变以及文化传承。它们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造句

  1. 每个汉字都有可能有多个异体字,但随着《简化字总表》的颁布,许多异体字被废除了。
  2. 古代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我们现在认为是异体字的形式,这些书写方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3. 通过研究异体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字背后的演变过程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4. 在学习古文时,了解并识别异体字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古代文本至关重要。
  5. 尽管许多异体字已经不再使用或被废止,但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价值不应被忽视,因为它们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分词解释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2 分开:离~。~居。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惊~。诧~。怪~。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